2022-11-15

马延炜《中国社会科学报》:增强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自觉与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讲话和重要部署,指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走向深入。2022年5月,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继续推进、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部署了五项重点工作,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一般意义上说,虽然历史学以过去发生的事实为研究对象,但是历史学研究不仅仅是学者书斋里的“好古敏求”,还是一项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10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时代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工作者既不能只沉醉于碎片化的研究分析,也不能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先生,而应当胸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方向,发扬传统史学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优良传统,通过扎实的学术研究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长期以来,“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不仅令马克·布洛赫这样的年鉴学派史学巨匠颇感困惑,也使不少青年学生心生疑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不仅道出了中国文明历史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也深刻回答了困扰历史学研究领域多年的“有用无用”之辩。我们绝不能将绵长悠远的中华文明仅仅看作博物馆中展陈的各种古物,而要从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和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的高度认识中华文明,从而珍视我们的历史,传承我们的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新时代史学研究工作者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刻认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史学沉静踏实的研究作风和“坐冷板凳”的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做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史学研究成果。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传入,中国传统学术发生了深刻变革,不少学者开始用西方视角观察中国文明历史。20世纪初,胡适在北大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第一章就抛开唐虞夏商,从周宣王讲起,惊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应该说,这种对古史传说大刀阔斧的剪裁,在解放思想、启迪新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深埋于地下的遗址、文物重见天日,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的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工程,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新时代的史学研究工作者需要在中西思想激荡与交融中站稳脚跟,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历史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学术原创能力。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不仅给今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也陶冶了“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的治史精神。新时代的史学研究工作者应当自觉承担起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重任。同时,也应对史学研究的前景充满信心,以如椽之笔书写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新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历史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