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共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座落于长沙市跃进湖畔、罗洋山下,毗邻烈士公园。经过60多年的发展,院(中心)已成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的专门科研机构,是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湖南省首位六大重点智库。

历史沿革

院(中心)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国科学院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和成立于1959年的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1969年,两所合并为湖南省历史哲学研究所。

1980年,正式成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022年,原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职责划入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加挂“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牌子,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组织机构

院(中心)现设有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文学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哲学与党史党建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等12个科研机构,办公室、科研部、人事教育部等5个管理部门,以及学术期刊部、文献信息中心2个科辅部门。

近年来,聚焦重点领域,结合湖湘特色,先后创建毛泽东研究中心、湘学研究院、实事求是研究院、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等10余个研究中心(院),建立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区域经济研究等6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

主管主办《求索》《毛泽东研究》《系统工程》《湘学研究》《南方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对策研究报告》《决策参考》《湖南社会科学报》等内部刊物。

科研情况

坚持政治建院、科研立院,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协同发力。建院以来,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5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11项;承担省级社科基金与自科基金项目60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10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经济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文学评论》等重要报刊杂志发表论文800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重要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1000余部;获全国“五个一工程”2项、省“五个一工程”24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湘学与湖湘文化、毛泽东研究、应用经济、区域经济、文化产业、人才学、“三农”问题等研究领域形成了在省内有较大话语权、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把学问写在湖湘大地上。多年来,累计提交应用对策报告2300余份,有效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特别是,率先提出并进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3+5”城市群构想等研究,先后为“三个基础”“弯道超车”“湖南在当代中国的战略地位”“低碳崛起”“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四个跨越”“三高四新”等全省重大发展战略提供理论论证,获得历届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肯定。

人才队伍

院(中心)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一批有深厚学识修养和学术声望的专家学者相继涌现、脱颖而出。现有干部职工21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81人,博士及博士后70人。1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和青年拔尖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34人入选省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省社科研究人才“百人工程”、省智库领军及青年拔尖人才、湖湘青年英才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2023年,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院(中心)揭牌,为深化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创新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平台。

新征程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朝着“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省委省政府的核心智库、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发展目标,踔厉奋发,担当实干,以正确科研政绩观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相关数据截止至202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