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 来源 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林杰辉:提升科技金融适配性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的特点,推进落实好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构建起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度适配的科技金融体系。

科技金融适配性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金融理论涉及金融学、经济学、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属于新兴多学科交叉领域。由于各国制度环境具有异质性,我国难以通过经验照搬进行模式复制,需要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总结深化、逐步完善,建立起与国情动态适配的科技金融体系。二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演化过程复杂,约束条件众多,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创新链、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需要各类风险偏好的多元化资金组合无缝衔接。然而,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对企业基础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撑不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至今仍面临诸多挑战。三是科技金融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需要统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世界性难题。四是融资约束问题在全球经济体的企业创新活动中普遍存在,科技型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尤其突出。

提升科技金融适配性,需要从供需两端着手优化资源配置。总体来看,既要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蓄势赋能,又要缓解创新主体当前融资困境,破解科技型骨干企业融资难点堵点,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就供给端而言,应着力推进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凝聚创新合力。一方面,更好发挥科技金融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金融的本质是风险收益配置,科技金融要合理配置公共风险与私人风险,化解各类资本在创新活动中的阶段错配、领域错配问题,避免因风险收益匹配不当,伤害企业创新意愿或出现不负责任的低效创新。通常来说,在创新链条上,财政资金偏重于支持早期、引导中近期,金融资本则参与早期,发力中近期。但现实情境是复杂多变的,在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动态权衡,构建开放融合的现代科技金融体系,打造起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协调并进、动态互补的格局。另一方面,以投融资体制机制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在此情境下,应立足科技创新补足市场短板,瞄准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硬核科技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加快转变政府投资方式,提升财政资金效能。要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引领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从需求端而言,应重点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65.3%和56.1%,远超高校3.9%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中可见,科技型企业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端、高端、顶端核心领域,强化对科技型骨干企业应用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公益研究领域的财政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专项基金和科技贷款,以高效能创新资本和高品质创新生态支撑高能级科技研发,增强我国科研布局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契合度。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展耐心资本供给和风险资本能级。充分发挥股权资金、长期债券和保险资金优势,探索为企业提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满足创新活动中的差异化需求,实现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丰富完善投融资产品工具箱,如:探索“技术认定+科技增信”模式,缓解科技壁垒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针对轻资产、无抵押的专精特新企业,可对企业经营情况、偿债能力和所质押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提供无需抵押、无需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改进完善科研技术、知识价值及数据要素的估值评价和流通交易,推动“智产”转变为“资产”,解决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和“智产”流动性不畅问题;利用数字技术为企业精准画像,结合征信司法和工商税务等大数据,优化风险评估方式和线上业务流程,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资金支持和纾困方案。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资助项目(23ZFH1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