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首页
单位概况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形象展示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职能处室
科辅部门
研究中心
综合新闻
单位要闻
媒体聚焦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财政信息
社科研究
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
智库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院(中心)刊物
《求索》
《毛泽东研究》
《系统工程》
《湘学研究》
《南方文学评论》
《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
《湖南社会科学》
《研究与决策》
《对策研究报告》
《湖南蓝皮书》
专家学者
人才概况
各类人才
专家风采
离退休专家学者
资料专区
科研管理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社科研究
2009-05-19
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
日前,由湘潭大学熊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批准号:04CDJ004)近日已通过结项验收,获“良好”等级。
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分析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应该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问题;怎样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所需体制、条件等,来论述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问题。
首先,课题成果从原理上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作了理论分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作了历史考察。
一是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作了理论分析,即对党的领导与执政、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内涵及科学界定,对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基本类型和制约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因素及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的依据进行了探讨。研究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科学界定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概念,必须对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加以科学区分。关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区别,笔者认为:领导方式主要是指党引导、组织和带领人民实现其政治纲领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总称。执政方式主要是指党在执政条件下掌握、运用国家政权实现自己执政纲领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称。“领导”实际上是政党的本色职能。因为政党作为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的代表,从诞生之日起,就要领导、影响国家和社会生活,就要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反映其政治主张,实现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只是政党在不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候,即未成为执政党之前,它主要、也只能依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纲领去试图领导和影响国家与社会生活。而政党一旦掌握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就可以借助并运用国家政权去直接领导国家和社会生活,从而实现其政治主张和执政纲领。这其中,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便是执政。由此而言,执政方式实际上就是政党在成为执政党后对国家政权部分进行领导的方式,即执政党的国家政权领导方式。这种理解,实际上也只是对执政党执政方式概念的狭义界定。因为一个政党一旦成为执政党,它不仅要领导国家政权,而且要以执政党的身份领导整个社会,执政党对整个社会生活及其事务进行领导的方式,事实上都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课题所研究的党的执政方式,仅指党领导、执掌国家政权,即党掌握、运用国家政权实现自己执政纲领的所谓狭义上的执政方式,而不包括党领导社会生活的所谓广义上的执政方式。
二是考察了国外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政党执政方式,回顾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并对中、西政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了目前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状以及时代发展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其次,课题成果着重研究了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课题研究的核心。
关于科学执政。科学执政就是党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制度和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执政的规律和本质要求领导、管理国家政权和社会事务。按照这样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应当贯穿于探索和遵循三大规律的过程中,落实到党执政的思想建设、制度设计和方式方法中,体现在提高党执政的成效上。
关于民主执政。课题从建构民主的执政方式的主要内容出发,提出民主执政重要实现途径是坚持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平台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应该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起来。在这种执政要求下,如果不在党内建立和完善回应人民民主的党内民主机制,不在党际之间建立和完善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有效扩大社会的政治参与,大力发展人民民主,党民主执政就可能无法实现。
关于依法执政。课题论述了要做到依法执政,必须做到三个“依法”。即要做到依法授权;要做到依法用权;要做到依法监督。依法授权,就是执政党依法进入政权组织;依法用权,就是依法定程序,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和依法推荐重要干部;依法监督,就是要依据法律对权力授予和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权力。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统一的。其一,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互为条件、不可分割。民主离不开法治,法治也离不开民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上,必须把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有机统一起来。一个政治主体无论通过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实现对国家的治理,都不能离开民主和法治原则。在现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是实现社会稳定的两大支柱性因素。其二,只有坚持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谈得上科学执政,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执政。科学执政的前提是遵循党的执政规律执政,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基本规律就是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规律。这两个执政规律紧密联系,既保证共产党执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又以法治科学解决了党政不分这一传统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关键问题,从而真正保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科学性。
最后,课题成果着重论述了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所需要的条件。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需要二个条件。
第一,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体制。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体制就是党在执政过程中政党、国家、社会政治团体之间政治权力的配置、设置及其形成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回顾20多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发现,政治体制成为一个长期困扰实现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要求政治体制相应作出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要求。但是,在现实中,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已十分缓慢,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所以必须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积极应对,把握局势,适时变革,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理顺党政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适应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
第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法党规与宪法法律的关系。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引自《湖南社会科学报》)
上一篇:
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下一篇: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研究
打印文章
返回列表
热点资讯
院(中心)党组专题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院(中心)召开双周智库选题会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院(中心)党组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院(中心)召开2024年度部门党建和业务工作述职会
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员大会 选举新一届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钟君参加“长江高端智库对话”并作主旨演讲
院(中心)举办决策咨询暨《研究与决策》办刊座谈会
《求索》2024年第5期公开出版
院(中心)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成果发布会 发布17项学术成果
院(中心)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推荐内容
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调研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院(中心)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院(中心)召开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院(中心)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暨“尽心发力 凝心聚力”大讨论活动总结大会
述职评议“亮答卷” 党建引领“谱新篇”——院(中心)召开2022年度部门党建、工作述职大会
开福区委区政府来我院(中心)走访
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有关会议和省“两会”有关会议精神
习近平致电祝贺达达埃当选连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