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首页
单位概况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形象展示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职能处室
科辅部门
研究中心
综合新闻
单位要闻
媒体聚焦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财政信息
社科研究
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
智库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院(中心)刊物
《求索》
《毛泽东研究》
《系统工程》
《湘学研究》
《南方文学评论》
《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
《湖南社会科学》
《研究与决策》
《对策研究报告》
《湖南蓝皮书》
专家学者
人才概况
各类人才
专家风采
离退休专家学者
资料专区
科研管理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社科研究
2009-04-20
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由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欧阳峣教授主持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课题, 日前经全国哲学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获得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项目批准号:08&ZD042)。
一、 选题背景
追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措施。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愈益关注的普遍性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和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的突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热点。发达国家正加紧制定对应措施,加快运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新技术,率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以确立新的后发优势,谋求可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增长优先”战略的实施带来了突出的问题,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已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比较突出;自然资源存量难以支持经济持续发展。解决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中部地区的发展需要借鉴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同时吸取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中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们的选题基于三个层面的战略:国家战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后来被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中部战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要求通过改革与创新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湖南战略。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在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问题上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态度,思路清晰。长株潭地区比较紧凑,城市群形成难度较小,环境治理比较容易奏效。湖南最早制定“两型社会”建设的方案,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
二、 主要内容
项目的总体构想是基于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现实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设计“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研究政府管理、产业引导、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科技支撑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共设置七个子课题。第一个子课题:科学发展观指导的“两型社会”建设战略。主要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两型社会”建设战略的内在联系,分析国际的经验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状况,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第二子课题: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体制机制创新目标。主要分析体制机制创新的保障作用,中部地区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揭示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分析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容,提出与“两型社会”建设担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目标。第三子课题: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主要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包括财政税收、土地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以及促进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第四子课题: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产业引导体制机制。主要分析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并研究具体的优化路径和引导政策。第五子课题: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资源节约体制机制。主要分析中部地区资源消耗的现状,提出转变消费方式、节约资源能源的路径和方向,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第六子课题: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主要分析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和方向,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补偿机制。第七子课题: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科技支撑体制机制。主要分析科技进步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研究以科学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工程的思路,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三、 研究方法
本项目将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建模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分析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引自《湖南社会科学报》)
上一篇: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
下一篇:
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
打印文章
返回列表
热点资讯
院(中心)党组专题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院(中心)召开双周智库选题会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院(中心)党组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院(中心)召开2024年度部门党建和业务工作述职会
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员大会 选举新一届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钟君参加“长江高端智库对话”并作主旨演讲
院(中心)举办决策咨询暨《研究与决策》办刊座谈会
《求索》2024年第5期公开出版
院(中心)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成果发布会 发布17项学术成果
院(中心)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推荐内容
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调研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院(中心)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院(中心)召开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院(中心)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暨“尽心发力 凝心聚力”大讨论活动总结大会
述职评议“亮答卷” 党建引领“谱新篇”——院(中心)召开2022年度部门党建、工作述职大会
开福区委区政府来我院(中心)走访
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有关会议和省“两会”有关会议精神
习近平致电祝贺达达埃当选连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