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

一、历史沿革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前身为1987年3月创办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研究所。现有在职科研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博士6人。

现任所长:罗黎平;副所长:湛中维,刘敏

历任所长:

向元望,1987年3月—1990年01月;

贝兴亚,1990年01月—1991年10月;

罗波阳,1991年10月—2002年08月主持工作,2002年08月—2007年01月任所长;

肖耀球,2007年01月—2008年10月;

史永铭,2008年10月—2015年04月;

谢瑾岚,2015年09月—2021年09年;

罗黎平,2021年09月—

二、学科特色

该所具有文理交融、多学科结合的优势,在运用数理模型方法技术研究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方面较有特色。主要研究涉及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都市圈与城市群、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农业经济、消费经济等多个研究领域。经过30多年的努力,该所已发展成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跨学科综合性应用研究所。

三、主要成果

该所按照“紧跟时代主题,紧扣学科主线,努力打造综合性研究团队,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紧密联系国情、省情开展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该所先后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80余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有: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科委计划项目《湖南人口迁移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湖南农产品深度加工与农村工业化研究》和《湖南庭院经济开发研究》;世界银行委托项目《京珠高速湖南段征拆安置政策与实施方案研究》《湖南高速公路公司化和商业化改造研究》;亚洲开发银行委托项目《常吉高速影响区域贫困与社会经济调查》;香港特区政府委托项目《加快CEPA在湖南实施研究》等。国家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CEPA框架下中部省区深化与港澳经贸合作关系研究》《具有技术冲击传播机制的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研究》《粮食主产区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分担机制的实证分析》《名牌战略与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问题研究》《“互联网+”视角下中国农业供给结构失衡与优化研究》《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我国低碳消费模式建构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卖空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管制度研究》《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转移路径与成本分摊机制研究》《制度创新视角下分布式能源产业培育机制研究》《空间面板计量技术在我国通信业区域外溢效应度量中的应用研究》《知识生态视阈下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范式与治理机制研究》;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区域综合发展规划规范化方法体系研究》《市场化网络化条件下的科技保密工作运行机制研究》和《湖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指标研究》等。省级科研项目主要有:省软科学重大项目《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评估研究》,重点项目《长株潭城市经济区研究》《湖南西线开发战略与布局研究》《湖南高新区发展20年专题调研》等。此外,还承担了100余项省、市、厅级政府或企业委托研究课题,获委托方高度评价。

该所先后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主要有《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研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区域综合发展规划规范化研究》《湖南西部开发战略与布局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湖南产业竞争力研究》《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湖南绿色发展报告》《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证券卖空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管问题研究》《南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仿真》、《农村环境管理模拟:农户行为的仿真分析》《城市群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创新研究—以长株潭为例》等。在《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数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经济地理》《科技进步与对策》《求索》《农业现代化研究》《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学报》《中国管理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内容来

该所获得了包括湖南省科技进步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奖励20多项,成果获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政府文件采纳30多项。

通讯地址: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731-84219132

邮编编码:4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