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4

湘学溯源媒体行•“长沙傅”贾谊

 

贾谊不是湖南人,长沙却是“屈贾之乡”。这是一种文化渊源的关系,更是一种精神传承的体现。

812日,入秋的第一场雨恰至,早晨八点半的太平老街还未全醒,“湘学媒体溯源媒体行”采访团来到了贾谊故居,与专家学者一同走近“贾长沙”的精神世界。 

湘学溯源媒体行•“长沙傅”贾谊(图1)

古香古色的庭院与周边的环境极不协调,那些高耸颇具现代气息的民房及店铺将故居紧紧包围,似在暗喻贾谊当年身居汉庭时的政治境遇。

湘学溯源媒体行•“长沙傅”贾谊(图2)

湘学溯源媒体行•“长沙傅”贾谊(图3)

跨越院落的门槛,小小庭院的静谧与安适带来遥远的盎然古风,长怀井清澈透明,碑廊与古亭浸透历史气息,贾太傅祠、太傅殿、寻秋草堂依次坐落,穿梭其中、睹物思情,游人的思绪也随之穿越二千多年,与院子里曾经的主人神交,体味他留给后人的那份精神与真性情。贾谊的自尊、清高、沉郁、痛苦、执着以及其光耀千古的思想都汇聚于兹,与后世瞻仰者交汇一处。

湘学溯源媒体行•“长沙傅”贾谊(图4)

公元前179年,22岁的贾谊被汉文帝召为博士,随后被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略,包括定制度、兴礼乐、“众建诸侯”削藩等。

         锋芒毕露遭嫉恨,且改革方略触动既得利益集团,贾谊被群起而攻之,直到被外放到长沙,做长沙王的太傅。

         远离庙堂中天,贾谊胸臆难顺。过湘江之际,他对屈原当年的际遇感同身受,心神相交,写下《吊屈原赋》。他以困境之中的“神龙、骐骥、凤凰”比喻屈原,其实也是君子自道。

        2000多年前的长沙,一个四月孟夏的黄昏,一只猫头鹰飞入这小院。在民间,猫头鹰入室,主人将去。自以为命不久矣的贾太傅,伤悼写下《鵩鸟赋》。

         汉文帝七年,贾谊被召回长安。随后出任文帝最喜爱的幼子梁怀王之太傅。皇帝用意拳拳,委托贾谊为帝国培养闪亮的继承者。不料,梁怀王竟意外坠马而死。贾谊深深自责,伤心欲绝,一年之后便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短暂的一生如流星划逝,但他的思想却闪烁古今:首提“民本”概念,讲求“阳儒阴法”、礼法并重,实际上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统治策略。积极投身于政治实践、社会变革,为湖湘知识分子的“经世致用”开创了榜样。他在长沙不到4年,却成就“贾长沙”与“屈贾之乡”相互成全、荣耀的佳话……

湘学溯源媒体行•“长沙傅”贾谊(图5)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离开贾谊故居时,回首凝视,恍惚中,一个年轻书生从故居大门里走出,他面容憔悴,头戴儒冠,身着儒服,衣袂飘飘,与我们插肩而过,并在视线里渐行渐远,消失于历史的风雨烟云之中,在他的身后有一串串脚印,清晰而沉重,蜿蜒曲折伸向远方。

  唉!背后,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长叹。

 

【贾谊与湘学】

 

“心怀天下”的情怀   “经世致用”的榜样

 

 湘学溯源媒体行•“长沙傅”贾谊(图6)

“贾谊与湘学”座谈会

刘范弟(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贾谊对湖湘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湖湘迁谪文学的影响。湖湘迁谪文学发端于屈原,为贾谊承袭和发展,后世杜甫、刘禹锡、柳宗元、秦观等人则在屈、贾二人的影响下发扬光大。湖湘迁谪文学的基调虽有对个人遭际的感慨,但其主要精神则是对个人人格操守的坚持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国忧民情怀。二是对湖湘士人人格构成的影响。湖湘的经世情怀自屈原起始,经贾谊传承与强化,深刻影响了历代湘人的思想感情与心理特征,不断沉淀为一种心怀天下的经世情怀

吴松庚(长沙贾谊故居管理处主任、研究员):不同于先秦与汉代众多学者,贾谊将学术与谋略完美结合,积极投身于政治实践、社会变革,为湖湘知识分子的“经世致用”开创了榜样。湖南的文化人格中最重要的经世致用,由贾谊开始实践。贾谊对后世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等不仅在他身上吸取了思想之源,而且将他的主张和手段运用于政治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湖南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