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南省档案馆馆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叶建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院长(副主任)汤建军共同主编,我院(中心)郑自立研究员领衔撰写的《大美洞庭》一书由社科文献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书集纳了洞庭湖区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资料,是全面梳理和介绍洞庭湖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典范之作。
洞庭湖,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坐落于长江中游荆江以南的广袤地域,北接巫峡之险峻,南抵潇湘之秀美。其壮丽景色曾被赞美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展现了她吞吐山河的雄伟气势。同时,洞庭湖也因其丰富的物产资源,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成为了富饶之地的象征。更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功能,被誉为“长江之胃”,在维护长江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洞庭湖考察时指出:“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又再次强调,要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对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美洞庭》一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共6章18节,255千字,以审美价值和文化影响力为标准,以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区的“红色”、“绿色”、“古色”与“夜色”记忆,旨在全面展现洞庭湖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生态价值。无论是红色文化的厚重,还是生态宝库的瑰丽,亦或是历史典故的悠长,地方美食的诱人,都在书中得已充分体现。除此之外,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洞庭湖区文化旅游演进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新时代洞庭湖区文化旅游空间布局进行了全面介绍,对洞庭湖区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着力点进行了全面解读。
《大美洞庭》的出版是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更是对洞庭湖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书出版将进一步提升洞庭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洞庭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推动湖区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书在创作、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院长(主任)钟君的大力支持。
这本书是《档案里的洞庭丛书》中的一本,《诗歌洞庭》《策论洞庭》《地图洞庭》《古今洞庭》《生态洞庭》《粮仓洞庭》等即将出版,从多个维度对洞庭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深入解读,形成系统性的洞庭湖区发展解读著作,为新时代洞庭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