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根据国家和我省博士后制度规定,结合我站工作实际,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单位介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的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咨询研究,是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的专门科研机构,是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院(中心)设有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文学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哲学与党史党建研究所、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创新与开放发展研究所、公共管理与政策评估研究所、经济预测与财政金融研究所、社会学法学研究所等12个研究院(所),主管主办《求索》《毛泽东研究》《系统工程》《湘学研究》《南方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及《对策研究报告》《决策参考》《研究与决策》等内参内刊。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22年9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及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开展博士后招收培养工作,共同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高级研究人才。
二、招收学科
2025年拟招收5名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详见附件1),招收学科为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农林经济管理五个一级学科: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1.党的建设(汤建军)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马纯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研究(何绍辉)
3.思想政治教育(郑自立)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价值引领
(二)中国语言文学
1.文艺学(卓今)
2.中国现当代文学(卓今)
3.中国古代文学(向志柱)
(1)明清地域文学研究
(2)明清文学史料学研究
(三)中国史
1.中国近现代史(王安中)
(四)理论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
(1)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李晖)
(2)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罗黎平)
(五)农林经济管理
1.农业经济管理(邝奕轩)
农村生态环境
三、招收条件
1.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2.已获得博士学位和学历,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
3.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4.科研功底和学术素养较为扎实,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在拟申请的学科领域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5.符合国家、我省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其他要求。
6.坚持宁缺毋滥原则。
四、报名要求
(一)截止时间
2025年5月31日(以收到报名邮件时间为准)。
(二)报名方式
请同时通过书面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申请和报名。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省社科院办公楼,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管办,邮编410003。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三)报名材料
1.个人简历(模板见附件)、身份证复印件、自荐材料、拟研究项目计划(2000字以上)。
2.博士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博士论文答辩盲审通过证明。
3.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在职人员及其他已有工作单位的申请人必须提供工作单位或有关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其从事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材料。
5.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关于生源性质的证明。
6.申请全职博士后的已婚人员应提交结婚证明、配偶情况复印件。
7.博士论文及2篇学术代表作或著作。
8.近半年内三级以上医院体检报告。
材料除证件及代表作原件外,其它材料均用A4纸打印(复印)并装订。报名材料恕不退还。
(四)报名后流程
我院(中心)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对初审合格者进行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研究确定拟招收人员名单进入政审、体检环节。拟录取进站人员登录全国博士后交互式网上办公系统办理有关进站手续。
五、福利待遇
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两年内)享受以下待遇(延期出站人员的待遇按照博士后合作培养协议执行)。
1. 工资待遇参照我院(中心)在职职工同等人员标准执行(含四险一金等)。
2. 享受省、市政策规定的有关待遇。如,根据省博士后相关政策,进站博士后可申请湖南省博士后日常经费(生活经费)资助,具体申请条件及资助标准以湖南省相关文件为准。
3. 进站开题后给予每人5万元科研支持经费。
4. 以我院(中心)名义发表的成果可申请科研奖励。
5. 鼓励申请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
6. 按省有关规定提供周转住房,享受院(中心)在职人员用餐补贴及健康体检。
联系人:文老师 0731-84219527
附 件:
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5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学科、导师、计划一览表
2.个人简历模板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5年4月21日
附件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5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学科、导师、计划一览表.xlsx
附件2:个人简介模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