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来源 《新湘评论》2024年第24期

新湘评论|刘琪:瞄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驱动,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列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之一,既体现了湖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政治担当,也是湖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从发展经验看,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形态。英国伦敦、美国波士顿及硅谷地区、我国北京和上海等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形成,都发生在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创新升级的历史机遇期。当今世界,已进入到研发全球扩张的新阶段,受新兴经济体崛起、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跨国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研发组织模式向全球化和专业化转变。抓住集聚领军企业全球研发中心这一关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发展,就能确保占据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先机。

从现实基础看,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具备良好条件。长沙拥有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人文、科教、研发资源丰富,尤其是研发产业基础优势突出,拥有七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国家队”、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等多项关键指标居全国前列。自启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以来,长沙坚持“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战略定位,全球研发能级持续提升。在2024年11月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4”中,长沙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较去年上升7位。

从未来发展看,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有可为。聚焦优势领域做文章。充分发挥国防科大人才和成果优势,完善军民深度融合机制,形成“军政产学研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力;把握国家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机遇,提前谋划、超前布局,把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打造成文化科技融合国际研发高地。聚焦壮大主体做文章。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设立(研发)总部企业落户奖、贡献奖和进步奖,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把(研发)总部设在长沙;探索多元投入方式,建立以综合性技术研发协同类、产业联合研发创新类、企业技术研发类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全链条式”孵化和产业化机制。聚焦成果转化做文章。设立概念验证中心专项支持资金,建设由社会力量主导的若干专业化概念验证中心,开启研发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试点建设一批前沿研发技术应用场景示范区,打通研发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