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6 来源 《湖南日报》2023年02月16日

邓谦林《湖南日报》:奏响文学课程思政“三部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高屋建瓴阐明了思政育人的内涵和要求:“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是一种相向、协同的关系,共同服务于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是一种学科渗透的教育理念,它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精神融入到其他课程教学之中,让价值引领与知识探索紧密结合,进而润物无声地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学类课程是大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在此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奏响生动活泼的文学课程思政“三部曲”,提高立德树人实效。

导读文学经典,增强自信。文学源于生活,会或显或隐地反映重大时代主题,在时间长河中具有历史价值。文学经典则更是经过岁月“淘洗”,具有典范性、权威性、丰富性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可加深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中汲取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阅读近代以来的优秀文学作品,可让其深刻感知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强盛的发展历程,更加理解前辈们关于革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比如读晚清文学家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以看到清王朝、旧制度行将灭亡的命运;读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可以看到国民觉醒和“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读茅盾的《子夜》,可以看清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中国的出路在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革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逻辑性、系统性强,但趣味性相对弱一些,而文学多以生动故事展现典型环境中的鲜活生命,二者理性与感性互补,可从不同层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深化文化阐释,增进认同。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强调:“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仍顽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走向复兴的根基所在。为此,在文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分析文学作品的流派特性、文体风格、艺术形象、故事情节等艺术层面内容,还要阐释作品深层的文化血脉、思维方式和生命哲学。中国古代文化以儒、释、道为主体,交融共生,源远流长,从未断绝。“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历久弥新——文学课程教学须深刻阐释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背后这种文化血脉和文化演进,揭示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比如对陈忠实的《白鹿原》,应阐释蕴含其中的传统宗法文化和新文化的纠葛,帮助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凤凰涅槃般的艰难蜕变,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契机。

引领美中散步,健全心性。文学是美的艺术,其智慧的语言、高雅的情趣、富有创见的想象、完美的理想追求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境界和人生品位。文学课程教学应引领学生在这个美的世界中“散步”,从中获得情感熏陶和美的享受。培根在《论读书》中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文学课貌似是离现实应用很远的一门课程,但其实是更高层次、可助力实现精神自由的“无用之用”,它能让人益智明理、净化心灵、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特别在网络普及、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读图时代,推动学生和社会大众走出互联网大数据编织的“茧房”、到文学的大美花园中漫步,对于人们养成包容、友善、乐观、坚韧的品性大有帮助。2022年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事实上,数字化阅读娱乐性、碎片化特征明显,涉及文学经典的深度阅读不足。鉴于此,强化文学课程“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功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