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2

少些“村三多”,多些“村干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村干部真正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带领乡亲们闯出致富路,走向共同富裕。今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紧盯基层“挂牌热”等形式主义顽疾,对全州的老牌子、新挂牌重新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目前已集中清理了2.1万多块牌子。“摘掉”基层的形式主义,让村干部能轻装上阵。请听新闻述评:《少些“村三多”,多些“村干事”》。

近日,走进湘西州永顺县对山乡对山村村部,原来让人眼花缭乱的牌子不见了。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合作社4块牌子悬挂在门口,简单清爽。这样的变化,让对山村党支部书记彭谊花十分感慨。

“清理前,挂在村部楼的牌子多达22块,如今只悬挂4块竖牌了,不仅整个村部楼看起来干净整洁多了,迎检的任务也少了许多。”

对山村是对山乡政府所在地,可以说是“逢检必抽”。来检查的上级部门一多,在村里挂的牌子自然也就变多了。而每多一块牌子,又意味着多一项工作部署、检查考核。从各种室、所,到中心、服务站,“五花八门”的牌子涉及民政、应急管理、易地搬迁、就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既耗资损财,也让一些原本是上级部门履职的工作,无形中转嫁给了村干部,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彭谊花无奈地说,村干部成了“村三多”。

“以前,村民都戏称我们是‘三多’干部,牌子多、会议多、接待多。”

而小马拉大车,身兼数职的村干部分身乏术,拖累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群众不满意,村干部也觉得委屈。彭谊花:

“我们村有3000多人,一共7名村干部,平均每人要负责3项挂牌工作。有时不是迎检、接待就是开会,群众有时找我们办事时,因为忙于别的事,导致事情有耽搁,难免有怨言。”

一个村部大楼挂22块牌子,在湖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李美玲看来,有些牌子是需要的,但有些却是“盆景”。

“‘牌子满墙’,‘上墙’不‘上心’是应景,背后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

挂牌乱象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有的上级部门热衷“留痕管理”,片面地认为“牌子挂了,痕迹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就等于落地了”;有的将挂不挂牌作为检查考核重点,导致办公室面积有限的村只好“牌子轮流挂,谁来检查就挂谁的”。本来是为了明确职责、方便群众,最后却“牌满为患”,不少牌子仅是挂挂而已,并没有开展相关工作。对此,保靖县比耳镇科腊村党支部书记曾景月深有感触:

“我们村最多时有30多块牌子,其实挂这么多牌子完全没必要,就是一种形式,也造成浪费。因为有些工作即使不挂牌,我们也一直在做。再说了,工作是干出来的,又不是挂出来的!”

个别干部甚至还把牌子当成推诿塞责的理由,造成“有牌无服务、上墙不上心”的局面。湘西州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周韬:

“耽误了群众办事,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湖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李美玲表示,牌子挂得越多,事务越多,村干部不堪重负,基层治理难出成效,也影响乡村振兴成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这关键时刻,要为基层干部松绑,为基层减负,就要让‘花架子’牌子下岗,让更多的优质服务上岗。”

如今,湘西州正全力奔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了精准给基层松绑减负,让村干部轻装上阵,今年5月开始,湘西州委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挂牌清理”专项行动,进一步对“挂什么牌子”“挂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等进行明确规定。湘西州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周韬:

“在专项行动中,全州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暗访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切实将村级松绑减负落到实处。”

截至目前,全州1789个村、社区共清理牌子2.1万多块。“花架子”牌子“下岗”后,村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真正做到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就抓什么、干什么。

前一阵子,对山村村民彭森文因视力障碍无法自己去村部办理残疾证。听说这事后,彭谊花不仅帮忙咨询政策、填写申请,还特意上门办理,解了彭森文的燃眉之急。

“现在大家都‘瘦身’了,少了很多检查,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跑腿’。”

科腊村在“摘牌”后,对各个功能和办事人员进行整合,实现“一门式”接待办理。同时,在村部门口公示栏上粘贴办事指南,群众来办什么事、到哪里办,一目了然。有了时间,村干部主动上门服务,让群众办事“零跑腿”。村民王鑫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不仅按政策和规定领到了临时性救助,还申请到了公益性岗位。

“我现在是村里的一名护林员,每个月能领到工资,年收入有1万多元,现在家里的负担减少了很多。”

湘西州给“挂牌热”降温是湖南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一个缩影。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特别是2019年起党中央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湖南各地各部门出实招硬招,全面检视、靶向纠治。通过开展蹲点调研,设立基层监测点,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十年来,全省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166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61万人,党纪政务处分8602人,解决了一些顽瘴痼疾,刹住了一些不正之风。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省纪委监委秘书长罗国宇: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推动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安中看来,从摘牌子、减检查到削文山、填会海,进一步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现在,党员干部‘闭门办公少了,进村入户多了’、‘在外应酬少了,陪伴家人多了’、‘空谈套话少了,真抓实干多了’。”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效明显。可因为种种原因,有的老问题仍未根除、一些新变种仍有滋生。一些村干部反映,发文开会改头换面、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重痕迹轻实效等问题并不少见。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邓联荣表示:

“应该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湖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李美玲认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给村干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实事。

“整治形式主义,为村干部减负,要做到精准和务实,抓好常态与长效,紧盯老问题、严防新动向,实现真减负、减真负。多管齐下,让‘村三多’越来越少,‘村干事’越来越多,村干部都能实实在在地扑下身子去为老百姓干实事、解民忧。”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进一步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松绑减负。我们也期待,通过持续发力,靶向施策,老百姓原来口中的“三多”干部,更多地变成人人点赞的“干事”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