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来源 政协云公众号

专家带你学报告 | 省社科院院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君:党的二十大为何如此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政协融媒特邀多位专家学者领学报告,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今天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君带大家一起学报告。

640.jpg

钟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

鲜明回答了时代之问

党的二十大为何如此重要?首先是时间节点关键而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前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于这一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在大会主题中作出了鲜明回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踔厉奋发”主题很有深意。“踔厉奋发”一词源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中的“踔厉风发”一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首次公开使用,并将其改为踔厉奋发,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一个“奋”字,比原文更有力量,更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姿态。该词用在党代会报告的主题里面,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柳子厚即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因为柳子厚,“踔厉奋发”这个词与湖南颇有渊源。柳宗元当年被贬谪到湖南永州,意味着为官之门被关上了,但他不躺平、不摆烂,依然踔厉风发,为自己打开了文学之窗,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四新”让人耳目一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新在哪儿?主要体现在“四新”,即主题新、结构新、内容新、文风新,这些“新”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理论结晶。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到十九大报告,主题里都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是小康社会,在二十大报告里,题目中的关键词由小康社会变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明显新变化,表明当今中国有了新的奋斗坐标,即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结构布局上有新变化,报告中有15个部分,其中科教、法治、安全问题单独成块,这是第一次。二十大报告将这三个方面突出强调表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把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制度性的支撑和保障。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务必”“大党独有难题”等诸多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三个务必”新概括的提出,是对毛泽东同志曾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的升华,是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光荣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改变的是更新、更高标准的时代使命和政治要求,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自觉和清醒。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报告强调团结奋斗,没有用深奥的话语表达,在文风上耳目一新。

中国式现代化让中国人自信自豪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用3件大事表明取得的3个历史性胜利,这标注了新时代十年变革的伟大。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胜利,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9句话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精辟的新论断,明确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前进方向、首要任务、价值取向、重要内容、根本要求、内在要求、外部支撑和历史贡献,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中国人自信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平视,无疑是新时代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在精神上彻底挺立起来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就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项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