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2025第3期
【摘 要】
古行记发展演变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先秦文体意识尚未明确的环境中,行记因“记”的叙事功能,从一开始便体现出与史学的渊源关系,《禹贡》《穆天子传》文献中初具后来行记文体的行程、见闻等因素与写作体例。两汉早期行记纪行程的同时,并载地理风物,内在地包含了多种行旅记的著述要素。晋唐时期,行记发展出了出使行记、僧人行记、行役记三种类型,书写体例上,兼具传记、地记、游记的文体特性。迨至宋代,行记在叙事纪行之中,穿插对形胜古迹、诗书舆图的议论与考证,文体分属得以细化明确,由处在地志、日记、传记之间的史部著述转变成纪行著述亦兼有文类特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文体。行记内容、形式的选择均与时代发展紧密契合,彰显了特定时代的文学观念与文化精神。
【关键词】
古代行记;文体流变;史地著述;文类独立;
作者简介:
刘师健,文学博士,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文学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