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首页
单位概况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形象展示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职能处室
科辅部门
研究中心
综合新闻
单位要闻
媒体聚焦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财政信息
社科研究
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
智库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院(中心)刊物
《求索》
《毛泽东研究》
《系统工程》
《湘学研究》
《南方文学评论》
《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
《湖南社会科学》
《研究与决策》
《对策研究报告》
《湖南蓝皮书》
专家学者
人才概况
各类人才
专家风采
离退休专家学者
资料专区
科研管理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社科研究
>
智库建设
>
国内智库
2024-12-10
来源 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钟君:做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题”
文化之美,浸润人心;科技之光,照亮未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和科技的每一次融合,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引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做好二者的“融合题”,不仅将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还将开辟文化产业新赛道,有效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近些年,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日益显著。以人工智能、元宇宙为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由2019年的37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7078亿美元,增长近18倍;元宇宙产业规模由2021年的159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4788亿美元,年均增长70%以上。在文化和科技融合过程中,二者相互奔赴、相互促进,推动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为科技提供价值引领、创新资源和审美体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工具理性若被强调到极致,可能导致“技术崇拜”的盛行,甚至引发生态危机、经济危机等。文化是引导科技向善的钥匙,强调人的价值、情感和体验,促使科技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为科技注入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防止科技发展偏离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航向。文化蕴含着科学的思维方式、深刻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体系,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意等,从而提高科技的可用性、适应性、易用性,使科技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人类需求。文化为科技提供审美感知,并在科技主导的世界中孕育美的社会风尚。数据、技术等构造出来的没有感知的物理空间,经由文化的点染,才能变为完整的、充满意蕴与情趣的、活泼的生活世界。2024年风靡全球的中国原创3A游戏《黑神话:悟空》,就借助传统建筑的魅力让游戏者获得了极致审美体验。
科技促进文化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产业形态。数字技术的深度运用,能够把传统文化内容转化成数字形式的文化产品。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人们可以沉浸式观赏历史场景、艺术作品、文化遗产,文化体验的交互性和自主性都获得了极大提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升文化的表现力,大数据推动实现文化内容的图谱化和可视化,物联网使文化场景更具感知力,智能终端、体感装置、高清显示屏等数字文化装备不断衍生,使人们的文化体验更形象、丰富、立体和可接受,并实现近距离、即时化。在科技的驱动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让文化场馆“动起来”、非遗“热起来”、文物“活起来”。数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文化传播空间,不断解锁多元主体共振、人机互动共生、虚拟与现实共融等文化传播新场景。数字出版、数字演播、数字演艺、数字印刷等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科技赋能、文化出圈”,科技能够极大地创新文化产品服务介质与形态,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数字影像、数字娱乐、数字设计、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数字藏品、数字虚拟人、数字文创等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互动短视频、互动小说等文化产品深受欢迎。
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科技迅猛发展,正在加速人类生产生活全方位、系统性革新,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特别是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超高清视频、新兴汽车电子等交叉集成,孕育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人等前沿技术,正在引发一场新的产业变革,开辟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赛道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新设施、新技术、新装备、新场景、新业态。新设施,即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涉及数据的计算能力、传输能力和储存能力,主要包括国家文化专网、文化算力网络设施、文化创新平台等。新技术,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驱动,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功能强大等特点,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由先进的数字技术结合形成的有机体,类似一个人体结构的智能体。新装备,主要指文化和科技融合在用户终端方面打造的新型装备。例如,具身智能装备、可穿戴智能装备、车载音视频装备、高端文旅装备、3D打印机等。在数智时代,除前端基础设施外,用户终端装备的制造越来越成为衡量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效的重要标尺。新场景,最具代表性的是元宇宙场景,涵盖文旅、教育、医疗等多领域。这些新场景最大的特点是利用虚拟技术构建互动空间,让人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获得沉浸式体验。新业态,即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仅新产业而言,包括音视频、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产业迅猛发展。
这五个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有内在逻辑的。其中,新设施属于基础底座层,是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新场景、新业态的软件和硬件的基础支撑。新技术属于技术研发层,是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新装备属于产品工具层,是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工具载体。新场景属于行业应用层,是新设施、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的系统集成。新业态属于形态表现层,是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态。
由此可见,每当科技创新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并运用到文化领域,就会驱动文化的创新发展,二者彼此融合、双向奔赴将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更加深刻地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更新。
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标准更高,期待更高层次、更高品质、更加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将赋予传统文化艺术新的创作内容、新的表现形式、新的体验与感受,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支撑。
一方面,有利于弥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鸿沟”。当前,在我国文化消费领域,城乡、地域、代际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助于扭转这一现状,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能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包括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公共文化云等,扩大优质公共文化产品的覆盖面,拓展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发展网络视听、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等新业态,有效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将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到达率、及时性,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精准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及时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订单式服务、互动式服务转型,让人们更精准、更有效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文化消费升级。当前,人民精神文化消费呈现需求多样化、内容创意化、体验沉浸化、媒介智能化、时空虚拟化等新趋势,亟待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丰富文化消费总量、优化文化消费结构、提升文化消费质量。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促进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消费、体验等各个环节,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文化消费需求。例如,通过应用裸眼3D、VR、AR互动体验等技术,为人们提供可知、可感、可触摸、可品鉴的沉浸式体验。促进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将极大拓宽文化的传播途径。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影视制作日益丰富,不仅能拓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还能激发全民文化消费活力。传统文化产品、同质化产品服务已难以满足Z世代消费需求,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将创造更多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提供更具个性化、智能化的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年轻群体文化消费新需求。
综合来看,文化和科技融合不仅是为文化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也不仅是为科技发展注入文化元素,二者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融合”,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力一旦充分释放出能量,将会对物质生产力产生强大驱动作用。在新的起点上,走好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之路,既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又要发挥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制约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瓶颈问题,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突破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科技对文化的支撑作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运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产业组织兼并重组等创新性举措,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让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确保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
上一篇:
光明日报|何绍辉: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下一篇:暂无
打印文章
返回列表
热点资讯
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员大会 选举新一届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钟君参加“长江高端智库对话”并作主旨演讲
院(中心)举办决策咨询暨《研究与决策》办刊座谈会
《求索》2024年第5期公开出版
院(中心)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成果发布会 发布17项学术成果
院(中心)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钟君在岳阳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
院(中心)召开2024年中期工作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
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院(中心)党组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推荐内容
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调研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院(中心)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院(中心)召开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院(中心)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暨“尽心发力 凝心聚力”大讨论活动总结大会
述职评议“亮答卷” 党建引领“谱新篇”——院(中心)召开2022年度部门党建、工作述职大会
开福区委区政府来我院(中心)走访
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有关会议和省“两会”有关会议精神
习近平致电祝贺达达埃当选连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