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5

何绍辉博士畅谈“扶贫开发见闻与思考”

 

510上午,由培训办、政治所、团委主办的博士论坛在中层干部会议室举行。论坛由方向新副巡视员主持,政治所所长刘助仁、副所长胡艳辉,院培训办主任李铁明、副主任湛中维,以及30多位青年研究人员参加了论坛。

何绍辉博士畅谈“扶贫开发见闻与思考”(图1)

何绍辉博士畅谈“扶贫开发见闻与思考”(图2)

 

本次论坛由政治所何绍辉博士主讲,题目是扶贫开发见闻与思考何绍辉博士对农村贫困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曾在株洲市茶陵县马江镇末头村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定点扶贫。何绍辉博士结合多年理论研究和在农村扶贫的实践经历,从“宏观层面: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微观层面:我的扶贫经历”、“扶贫开发:路在何方?”等三个方面,对扶贫开发中的见闻展开阐述,并对扶贫未来的道路和方向进行了理论思考。

何绍辉博士首先从宏观层面介绍了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他先引用了两则新闻,一是新邵县政府门户网站刊登的一篇题为《新邵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文章,将新邵县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称为“特大喜讯”;二是2011年,新华社对照“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百强县榜单,发现有17百强县属于国贫县。由此,他提出引出贫与富之悖论:为什么纳入国贫县值得庆祝?真的是越穷越光荣?为什么偏爱百强县?随后,博士根据20111129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的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计算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达到1.3亿,这意味着每6个农村人中有1人需要扶贫。最后,博士在回顾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基本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出反贫困的中国经验,其中基本方式之一就是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截至2010年底,已有12.6万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革命老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和边境一线地区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已基本完成。不仅如此,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也仍然是基本方式之一。绍辉博士在马江镇末头村进行的扶贫实践就是缘起于规划中的“办点”扶贫方式

何绍辉博士在讲述自身扶贫经历时,将扶贫工作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项是准备工作。扶贫工作组先要选点,选点的原则是“能扶贫”;随后就要制定扶贫规划,必须满足的前提是:以史为鉴;不留尾巴不欠账。第二项是日常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要接待省厅领导及职能部门、市县领导、乡镇领导的考察;第三项是中心工作。主要帮末头镇建起了一个水库,帮村办建起了一栋办公楼,发展烤烟种植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帮村里修起了一条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参与支部换届、村委换届、引进大学生村官,打报告——争资跑项,建沼气——发展现代能源。第四项则连带工作。包括组织“送温暖、送科技、送健康”的“三下乡”活动;组织村委和村民对百年一遇的冰灾千年一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