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秋,男,1972年10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市。1991年8月在湘潭市工商银行参加工作,历任储蓄员、信贷员与计划员等岗位,参与多项信贷综合调研评估与信贷计划信息管理工作。2005年10月调入湖南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1994至1996年在湘潭大学图书情报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大专)在职学习,2000年至2001年在湘潭职工大学金融信贷综合专业(大专)在职学习,2003至2005年在东北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在职学习,同时在湘潭大学完成了在职经济学研究生进修专业。从2002年起已经在国内外传统媒体上如《华声视点》、《世界知识》、《国际展望》、《世界军事》和《凤凰周刊》等发表各类评论文章十余万字。2005年进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以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省情国情与湖南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情报调研工作,并参与了国际、国内与省内经济管理类课题多项。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外交思想史和地缘政治学,并关注国际时事,为传统媒体撰写国际时事评论文章。现为湖南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内容来自 www.hnass.cn
研究方向及主要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外交思想史与地缘政治学,侧重于大国外交关系与中国大国崛起等领域。
2002年在《运筹帷幄,谋及子孙——对中国全球外交战略的一些思考》(四万字)一文中,提出“以中美俄、中俄印、中俄日与中俄法等多个大三角关系缔造中国全球外交框架”的观点,是学术界、外交界和舆论界有一定影响,该文被美国自由亚洲电台专题点名批判。
代表成果
1、著作 本文来自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大步走向世界——湖南国际交流与合作》(撰写第三章,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论文
《日本对外战略中的美国因素》(独著、《世界军事》,2006年5期)
《戴高乐主义的外交战略》,(独著、《世界军事》,2007年5期)
《大国外交崛起系列》五篇(独著、《世界军事》2008年第5、6、8期,2009年12期,2010年1期) 本文来自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3、课题
《湖南农业走出去》(主持、湖南民盟省委委托课题、2012)
《传承与发展——张谷英村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研究》(排名第2、EADN组织国际课题、2008)